2017年,日本成功地从海底提取一种新型燃料——甲烷水合物,也就是颇受人们关注的“可燃冰”。从海底采集一块可燃冰拿到地面上,除了放在手掌上会发出一种“嘶嘶”声,它在视觉和触觉上都非常像冰块,但用火柴点燃它时,它不仅会融化,还会燃烧。

日本海底之下蕴藏着甲烷层,这些甲烷困在冰“分子笼”中。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大型国际研究项目和公司都竞相从海底提取可燃冰。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预计未来10年内可以开始采集,但是迄今为止,可燃冰的开采仍是困难重重。近期评估数据表明,可燃冰占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三分之一。全球一些国家,尤其是日本非常迫切地进行开采。

但是可燃冰对压力和温度非常敏感,无法简单地挖出来带到地面上。它们通常形成于500米深海底之下数百米深处,那里的压力比水面压力大,温度接近0摄氏度。如果提取出来,它们会在甲烷被利用之前就开始分解。但是如果对甲烷水合物沉积层任何一处进行降压处理,都可能导致整个海底沉积层变得不稳定。人们对任何海底勘探操作都感到恐惧,毕竟海床不稳定,容易出现地震。

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可燃冰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根本上讲,它只是天然气的另一种来源,燃烧天然气会导致气候发生变化。可燃冰的竞争是一场独特的竞赛,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但是该目标在可再生能源实现时就会变得无关紧要。正因为如此,可燃冰可能有“保质期”,但是日本和其他正在积极探索可燃冰的国家,能否在可燃冰变得可消耗使用之前,以大规模开采获取,仍亟待观察证实。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五金修配网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8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